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与学,让我们认识到,学习不再只是把外部世界的知识装进脑袋里,而更应该是学习者在持续地自我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中,探索世界,认知自我,发展理性。
嘉兴市南湖区世合实验学校自2019年作为嘉兴市STEAM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进行首次项目化学习的尝试以来,至2021年12月,世合已开展了五轮“项目化学习”。
本学期世合项目化学习从12月1日至3日,历经整整三天时间,面向对象为2-6年级400多名学生,共计27个小组,探究主题涉及政治、经济、人文、艺术、体育、科学等各大领域,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突破:1)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项目化学习;2)在设计阶段,教师将项目概念化,并设计一系列有意义、与课程相关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即怎样更好地将驱动型问题分解成子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设置?如何引导学生?如何产出高质量的项目?3)在设计和推动项目时,教师除了需要仔细考虑如何为学生学习核心知识搭建任务支架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在过程中很好地回应学生的问题生成,为成功素养锻炼搭建支架。
语文项目化学习是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精心设计项目学习任务,整合相关资源,通过综合、开放、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语文关键能力,获得语文学习成果,建构语文学习经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价值观念的学习模式。一个优质的语文项目化学习要具备如下特征: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资源整合、自主实践、成果呈现、素养指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体现为四点:学习内容主题化、学习活动实践化、学习过程协作化、学习方式个性化。
二年级:创编童话:我与狗狗的秘密
驱动性问题:如何创编以人与狗的关系为主题的童话故事?
在本项目中,学科素养目标为:想象力、语言建构能力。学生研究了在人类生活中担任不同角色的工作犬,比如导盲犬、搜救犬、治疗犬、警犬,探究它们的特点以及与人的关系,并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探究童话的写作方法,发挥想象力,创编以人与狗的关系为主题的童话故事,树立关爱动物的意识,体会人与动物间的爱,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年级:消除“贫困”——
为减少美国街头流浪汉献计献策
驱动性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贫困人口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贫困人口?
在本项目中,学科素养目标为:通过阅读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造等高阶思维,以及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学生在全面、深入地比较中美两国对贫困标准及针对性措施差异的基础上,探讨造成贫困人口问题的多方面原因,最后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或针对性建议,从而对背后的文化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项目学习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使学生接触到各个学科领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更好地体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五年级:学习空间的有效利用
驱动性问题:多变的学习形式下,学习空间的利用如何更优化?
在本项目中,学科素养目标为:测量、空间建构能力。打破教室布局的定式思维,建设学生生命成长的理想空间,化有限平方为无限平方。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从个人、小组、班级三个维度进行探究,通过有序观察,动手操作,进行变式、辨析、数形结合,建立提高教室空间有效性的模型。
基于英语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本轮英语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分别围绕中西方服饰、节日、饮食三个角度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及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二年级:百年来中美流行服装演变史
驱动性问题:社会与文化如何影响服装演变?
学生们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中美近百年的服装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演变的原因,找到对应的因果关系,比较中美不同时期服装的特点,并进行总结。
五年级:环境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关系
驱动性问题: 环境如何影响不同国家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并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现象?
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深入探究,收集、筛选、归纳、整合有效信息,并有效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作为探究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异质分组”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完成团队探究任务,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不同文化视角下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和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以模型解释周围的世界,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的想象,以科学论证催生思辨,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建构,深入和透彻地诠释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这一理念。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领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科学的乐趣与意义,从中也深刻领悟到科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四年级:制作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模型
驱动性问题:如何制作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模型?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学习太阳及其行星的基本特征,形成太阳及其行星小档案,并对“制作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模型”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市面上太阳系模型的优缺点,包括日常见到的太阳系图片、模型等中的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通过比例等知识的学习计算出太阳及其行星的正确比例,设计方案,使用实物替代或寻找材料制作出正确比例的太阳系模型,达到正确、直观地展示太阳系的目标。
计算思维贯通数学、信息通信技术与数字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培养大量横向技能的统一框架。计算思维教学实践的核心是以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的方式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将数学作为一种代码语言,将信息通信技术看作是培养学生解决文通所需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平台。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计算思维不仅仅是在课程中增加计算机科学这门课这样简单,而是要更好地理解科学家如何形成问题框架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 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年级:计算思维桌游设计
驱动性问题:什么是计算思维?如何设计一款完整体现计算思维的桌游?
在本项目中,学生们通过选定一种桌游的形式和计算思维的一个方面,以小组分工的方式,商讨游戏设计,用软件设计桌游的材料,并请师生试玩,制作迭代。
通过三天的探究性学习,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了项目化学习的魅力:学生们从刚开始的拘谨到慢慢地沉浸入自主探究状态,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研究的角度和问题、自己可被论证的观点,特别是在平日里功课不佳,表现平平的孩子,在项目化学习中成为了小组探究的主力。同时,老师们也一再打破平日的教学样态,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更多地留给了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引导点拨。
当然,在整个项目化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合作出现摩擦、学习进度快于计划、计划难度因为学情而调整等等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及时进行应对,作出调整,确保了各项目的有序推进。这些都是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最真实的现象,是最可贵的经验!
从2019年1月世合进行第一轮项目化学习,对”什么是好问题”、“真实的问题”、“探究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以来,随着第二轮对“项目化学习探究六环节”的熟悉,再到第三轮“对达成度进行评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点”,到第四轮“大概念”的引入,再到本轮“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学习中,通过探究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公开演讲等能力,凸显了学生探究、基于学科素养的高阶思维发展、更体现了世合落实世合六力之“探究力”的发展!